2019年下半年《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3答案及解析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6-18
单选题
2019年下半年《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3答案及解析
21.体育心理学认为,练习者在动作完成之后由自身感觉系统提供的信息而产生的反馈属于( )
A.结果反馈 B.追加反馈 C.绩效反馈 D.自然反馈
22.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强调( )。
A.学习内容按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
B.学习者内部积极的思维活动
C.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
D.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实现心理历程
23.体育备课时应进行学情分析,其重点分析的内容是( )。
A.班级人数 B.学习基础 C.学习态度 D.特殊学生
24.在体育教学中,下列哪一项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
A.学习保护帮助时 B.教师集中讲解时
C.教师集中示范时 D.进行相互评价时
25.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既能体验吃苦精神又能发展学生心肺功能的教学内容是( )。
A.铅球 B.跳远 C.长跑 D.队列
26.在足球赛中,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应为间接任意球( )。
A.向对方队员吐唾沫 B.拉扯对方队员
C.动作具有危险性 D.踢或企图踢对方队员
27.在篮球比赛中,邻近的两名防守队员协同堵截进攻队员运球突破的防守方式属于( )。
A.补防配合 B.夹击配合 C.“关门”配合 D.穿过配合
28.排球正面上手发飘球的教学难点是( )。
A.抛球和击球手法 B.击球手法和击球部位
C.抛球和挥臂方法 D.准备姿势和挥臂方法
29.在下列队形练习的图示中,表示分队走的选项是( )。
30.在做武术大跃步前穿动作时,合理的呼吸方法是( )。
A.“提”气 B.“托”气 C.“聚”气 D.“沉”气
点击查看答案21.【答案】D。解析:凡信息不是由外界的人或物提供,而是由动作完成后自身感觉系统提供的相关信息,都属于自然反馈,这是人类进行学习的主要反馈信息。
22.【答案】D。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非常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认为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潜能,学什么,如何学,进度怎么安排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本质应是促进学生成为发展的人教学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与情感态度。
23.【答案】B。解析:教师课前要深人学生班级细心地观察,从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学的起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体发展需要。还要分析学生在学习该教材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障碍和错误,总而言之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24.【答案】D。
25.【答案】C。解析:中长跑是身体长时间的肌肉活动,以一定的跑速,坚持较长的距离,对发展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强体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26.【答案】C。解析:足球场上队员出现以下动作,将被判罚间接任意球.
(1)动作具有危险性;(2)阻挡对方队员;(3)阻挡对方守门员从起手中发球;(4)队员在比赛中被判有开球、球门球、角球、界外球、任意球、罚球点球连踢。(5)违反规则第十二章未提及的任何其他犯规,而停止比赛被警告或罚令出场。(6)越位犯规。
27.【答案】C。解析:关门配合是指邻近的两名防守队员靠拢协同防守运球突破的一种配合方法。补防配合是防守队员在同伴漏防时,立即放弃自己的对手,去补防那个威胁最大的进攻者,而漏人防守队员及时换防的一种协同防守方法。夹击配合是两名以上的防守者采取突然的行动,封堵和围夹持球者的一种配合方法。交换配合是当进攻队员掩护成功时,防守者为了破坏对方的掩护配合,防掩护者和防被掩护者及时交换所防对手的一种配合方法。
28.【答案】C。解析:(1)准备姿势。近似正面上手发球,但左手持球的位置较高,约在胸前。所站位置离端线的距离变化较大,可站在靠近端线处,也可站在离端线8米左右处发球。(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地拋在右肩前上方,高度应稍低于正面上手发球,并稍靠前些。在抛球的同时,右臂上举后引,肘部适当弯曲,并高于肩,两眼盯住球的击球部位。(3)挥臂击球。与正面上手发球一样做鞭甩动作,但击球前手臂的挥动轨迹不呈弧形,而是自后向前作直线运动。击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根的坚实平面击球的中下部,使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击球用力要快速,击球面积要小,触球瞬间,手指、手腕要紧张,不加推压动作。击球结束,手臂要有突停动作。击球部位和击球手法决定击球质量。
29.【答案】C。解析:A选项为分队走,B选项为合队走,C选项为裂队走,D选项为并对走。
30.【答案】A。解析:长拳的呼吸方法合称“提、托、聚、沉”四法。一般情况下,由低姿势动作进入高姿势动作时,应该用“提”法;静止性动作应该用“托”法;刚脆短促动作应该用“聚”法;在由高姿势动作进入低姿势动作时;应该用“沉”法。这些呼吸方法随着动作的进行而变化的时候,应始终遵循“气宜沉”的基本要求,同时要顺其自然不能故意做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更多 >相关推荐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