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二)-5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7-23

简答题

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二)-5

32.材料:

时空共享文化

廖先旺

人们常以法国文化讲究“个人主义”,东方文化讲究“集体主义”来区分两者的不同。

其实,在法国社会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都在施行着一种“共享”理念,一致努力建设着一种“共享文化”。

一般认为“共享”的理念是指某一时间大家分享某一物或者空间。如:法国里昂市成功推行“共享”自行车来缓解交通与污染问题;收割季节,法国农民开拖拉机时压过邻居麦地、草场是不成文的“共享”行规;法国农业史上记载,中世纪农民实行土地轮作制,休耕时,其他村民有权将牛羊放进处于休耕状态的邻居家地里吃草;在法国地方市镇中,凡在该市有固定住房和固定纳税账户的居民,有权共享该市镇集体的山林和其它集体的收获,如木柴、水果、旅游收入等;法国城市住宅区内的公共区域、公共财产与业主私有空间和物品在物业法上规定得十分细致明确,公共建筑物上不会任意摆放个人物品或作个人的装饰。至于在公共场所讲卫生、爱惜公物等,其实也可视作是对“共享文化”的另一种诠释。

此外,以更富有哲学意味的视角来看,共享也包括时间上的共享。如排队,法国在多窗口前一般只排一个队,临到窗口前再分开,大家“共享”同一个“顺序”,即使一个窗口临时关闭,队伍也无须重排;在法国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不仅有住宅,也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设施,如水塔、旧厂房、采煤坑道、旧火车站、军事工事、旧战场、城堡,各个年代能够保存下来的全都尽可能保存着,即使无法保存整体,也要保存其特征,尽可能少地点缀现代的内容;又如,法国人喜欢租用一些平时使用频率较少的临时性物品,如临时的建筑、展览或会议使用的大帐篷、舞台、房车、临时住房、临时音乐会场地和停车场等。凡此种种措施与做法,直接的目的是减少资源浪费,而与永久性的历史建筑物和遗址共享同一片土地,不同时代的人通过遗产、土地和共同的家园,都有机会站上历史的舞台,让每个时代的人都享有留下烙印的空间,则是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目标。

法国一个关于开放房地产的年度报告中曾引用古埃及的谚语:“我们并非从祖先手中继承了地球,而只是从那里接过来传给下一代。”细想一下,这种对历史文化的珍惜与爱护,就是一种“时间上”的“共享文化”,它要求“各领风骚几百年”,而不要“风骚独领几百年”。

试想一下,如果不是有这种根深蒂固的“共享文化”,拉德芳斯新区的摩天高楼可能早就取代了“埃菲尔铁塔”,香榭丽舍大街也将会被什么“大道”更替,快餐文化也会取代法国大餐。那么,今天的法国人至多只能看到当代人的面孔,却永远只能在书本中去猜想祖先的足迹了。

(选自《人民日报》2007-11-28第08版)

问题:

(1)如何理解“共享文化”?请简要分析。(4分)

(2)如何从“时间共享文化”理解划线句,请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陶行知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有疑问、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点击查看答案32.【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共享文化”?请简要分析。 ①某一时间大家分享某一物或者空间; ②公共空间的利他和秩序意识; ③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维护; ④时代文化的传承意识。 (2)如何从“时间共享文化”理解划线句,请简要分析。 ①时间共享文化是对历史文化的珍惜与爱护。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时代的人通过遗产、土地和共同的家园,与永久性的历史建筑物和遗址共享同一片土地,使各个时代的历史印迹都能够保留和与各个时代的人分享,而不是逐步的被历史进程所取代。这种保留是一种共享,而不要“风骚独领几百年”后被新时代产物替代。 ②历史文化与文物不应该被时代所割裂,而是应该被不断传承的。不同时代的烙印是可以因传承而保留在同一个空间的。“各领风骚几百年”是一种时间与空间上的共享,可以在同一个空间将不同的文化,建筑等历史遗产传承给后世,使不同时代的文化遗产永久保留在历史的舞台上。 三、写作题 【参考范文】 教育之衷,水之灵动 有人说:教育如水,涓涓细流,汇成学问之江河;有人说:教育如水,善润万物,滋养心灵之沃土;还有人说:教育如水,滔滔不绝,推动社会之进步。的确,教育之初衷,应如水般灵动。一潭死水,永远无法承担起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而灵动之水,伏流之处,不择喜好而抚育自然。这灵动是自然之道,更是智慧的教育之道。 什么才是灵动的教育呢?灵动的教育就是“活教育”,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自然天性为首任,尊重儿童独立学习意愿的教育,让儿童通过自身努力,在自主、自由、主动活动和积极建构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进而获得良好发展的教育。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灵动的教育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在自然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探求知识,这种教育的灵动在于环境。亦如著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也将教育之灵动发挥到极致。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至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由此引发了蒙氏教育的巨大轰动,这种教育灵动在于方法。这便是灵动的教育的生机之处。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灵动的教育?因为灵动的教育能够滋养心灵而“润物细无声”,能够培养气度而“腹有诗书气自华”,能够发展探究精神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是因为相信教育之灵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才能仅用四块方糖便把道德教育根植于犯错误的孩子的心中,最终实现了正确而巧妙的教育引导;正是因为相信教育之灵动,“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才能因材施教将自己有生理残疾的女儿进行个性化教育,最终为女儿发展成才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因为相信教育之灵动,《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才能运用音乐的艺术美与内心脆弱封闭的学生们建立情感的联系,最终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唱出了灵魂般的歌声。这便是灵动的教育的可贵之处。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到灵动的教育呢?关键是要坚持“以自然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儿童既然喜欢玩耍,大自然、大社会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东西来作活教材和活教具。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应符合孩子成长时身心发展的自然原理。陶行知倡导教育应该“教学做合一”,教育家陈鹤琴更是坚持“孩子能够自己想的就自己去想,自己能够去做的就自己去做”,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自去尝试,获得第一手的经验感受。最后,要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法,正如电影《死亡诗社》所传达的: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自由独立地思考,以新的视角勇敢地探索世界,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自己探索世界的能力。 如果说知识是一汪海洋,那么教育则是给予孩子们快乐地遨游于其间的活泼浪花,激起孩子们心灵中渴望真理的波澜。教育之衷,水之灵动,这样的教育是温柔的,是活泼的,更是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 《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