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冲刺模拟题卷一《高中语文》(6)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1-03-04

简答题

2021年教师资格证冲刺模拟题卷一《高中语文》(6)

2021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时间在3月13日,准考证打印时间3月8日-3月13日。考点在教师资格证上的准考证有标注,所以大家下载准考证后,一定要认真查看。今天小编整理了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冲刺模拟题,来帮助大家复习。

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l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第19--21题。

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课文介绍

该课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同单元另外一篇课文为《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学习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学习此类作品,要注意言语中的逻辑性,通过对散文中人物语言、行为的学习,体会说理性语言的艺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文言文中的行人辞令散文,应引导学生注意语言中的逻辑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语言艺术与实用效果等。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班额50人。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PPT,播放音频、视频文件,投影实物。

问题:

19.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

20.选择其中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教学片段,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1.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研讨与练习】。

【研讨与练习】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点击查看答案19、参考答案: 【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读,赏析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确定依据: ①教学目标的设立要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立,并完成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 ②本文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1)中的一篇非常重要的讲读文言文,应注重高一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通过积累文中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可以扩充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③《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中首屈一指的一篇文章,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中所传达地感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④文中的烛之武只身前往敌国交涉,于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晋两国从郑国退兵。分析其行为,帮助学生体会烛之武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激发爱国情怀。 20、参考答案: 【参考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片段设计 一、文体导入 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由学生的预习导入:投影课题——《烛之武退秦师》。 教师提问:这个“退”字应如何理解?请学生回答。 导入语: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如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一下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走近这位古代的英雄,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分别朗读全文,思考并合作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①“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原文回答) ②两国驻军有何特点?(原文回答)为何详细写出驻军位置? ③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却答应临危出使,你如何看待烛之武? ④以危国之臣的身份说服对手,烛之武话语的出发点是什么? ⑤你如何看待晋国退兵的原因? (2)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进行评价。(投影显示)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矣;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矣; 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矣。 提示: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三、深入研读 (1)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①教师点拨: 注意每段的语意,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的处理。 要求——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方法——先在组内自主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展示。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②请学生思考、讨论:烛之武有哪些可爱之处?用林则徐的哪两句诗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明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2)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说辞一段,把握高超的说理艺术。 ①点拨 a.“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从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点明秦、晋之间的利害关系。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有了前面的铺垫,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②你认为烛之武说服秦伯,他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③学生朗读烛之武说辞的一段文字。 四、小结作业 课下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我看《左传》人物说辞的艺术特色。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 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 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 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 点醒秦伯 21参考答案: 【参考设计】 (1)讨论: 刚才通过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地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松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秦国将是郑国的真正拥有者。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郑国,秦国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使晋国增强国力。 让秦伯这时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再以利益诱惑秦伯——如果秦国放过郑国。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其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不如放弃攻打郑国的计划。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此时再指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以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城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阚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指明晋国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秦伯听闻此言,彻底打消了灭掉郑国的想法。 (2)总结: 烛之武以退为进,避免秦伯设防;让事实说话,以三国地理实际,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明不灭郑国,秦国受益;适时结合事实说明晋国缺少诚信和对盟国的忠诚;更进一步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使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秦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 《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 《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数学学科知识与能力(初中)》模拟试题总汇等相关资讯。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