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你收藏了吗?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6-22

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你收藏了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孙老师针对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表现不积极的现象,进行认真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并在后面的教学中予以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这说明孙老师注重( )

A.行动研究

B.同伴互助

C.微格教学

D.专业引领

2.熊老师在家长会上说:“要想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家长要做的不能只是帮助孩子提高考试成绩,还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熊老师的说法表明( )

A.分数决定孩子的未来

B.学生的成绩关键在家长

C.教育不能仅追求分数

D.素质教育需要废除考试

3.陈老师在教学时引用徐霞客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有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陈老师下列处理方式恰当的是( )

A.不予理睬继续上课

B.批评该生上课分心

C.布置学生课外探究

D.解释说作者弄错了

4.青年老师王老师想提高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李老师学习,经常跟班听课。王老师上课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甚至教学语言都与李老师相仿,但教学效果就是不佳。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

A.王老师只注重了模仿,忽视了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B.王老师不注重专业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扎实

C.王老师一味模仿李老师,未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D.王老师不重视班级学情,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是( )

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B.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的实施

C.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D.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6.教师沈某因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教学安排,被学校暂停授课并扣发当月绩效工资。学校的这种做法( )

A.不合法。侵犯了沈某从事教育教学的权利

B.不合法。侵犯了沈某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

C.合法。学校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有对教师进行教育行政处罚的权利

7.某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儿童居住较为分散。为保障当地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走读学校

B.设置寄宿制学校

C.设置家庭学校

D.设置半日制学校

8.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

A.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依法给予刑事制裁

C.依法给予党纪处分

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

9.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

A.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

B.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

C.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

D.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10.某小学为遏制学生违纪,要求各班主任“重点关照”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对他们的违纪行为要与其他违纪学生的行为区别对待、从重处罚。该校的做法( )

A.合法。学校有教育管理未成年学生的权力

B.合法。学校有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的义务

C.不合法。学校不得侵犯未成年学生的教育自由

D.不合法。学校不得歧视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11.小学生高某在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不慎受伤。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高某父母与学校就事故处理达成了协议,但事后学校拒不履行协议。对此,高某父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依法提起诉讼

B.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C.依法提出申诉

D.依法申请行政仲裁

12.小学生小凡在学校教学楼门口发现一条狗,想赶走它,却不慎被咬伤。经查,这条狗是学生小伟从家里带来的。对于小凡所受伤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A.小凡的监护人和学校

B.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

C.小伟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

D.小伟的班主任和小伟的监护人

13.并不富裕的汪老师时常资助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学习上给予切实的帮助。这体现了汪老师能够做到( )

A.长善救失

B.严慈相济

C.因材施教

D.关爱学生

14.刚入职不久的班主任张老师因过失被家长投诉了。此事,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A.求组领导,要求换班

B.埋怨家长,批评学生

C.反省自我,积极沟通

D.坚持自我,任其自然

15.江老师十分注重自我学习,却经常不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江老师的行为( )

A.不恰当。自我学习是权宜之计

B.不恰当。学习方式应该多元化

C.恰当。自我学习优于校本研修

D.恰当。校本研修理论价值不大

16.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做到严慈相济

B.没有做到尊重学生

C.没有做到循循善诱

D.没有做到公平待生

17.抗生素的发现为人类抵抗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武器,但抗生素的滥用也会造成危害。下列选项中,发现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是( )

A.朱既明

B.屠呦呦

C.巴斯德

D.弗莱明

18.在19世纪以前,纺织原料全部采用天然纤维,下列天然纤维中,中国最晚用作纺织原料的是( )

A.棉

B.麻

C.毛

D.丝

19.试题丢失


20.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地区的通称,历史上曾为印第安人的家园,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选项中,发祥于该地区的古代文明是( )

A.拉丁文明

B.玛雅文明

C.爱琴文明

D.波斯文明

21.内流河也称“内陆河”,指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大多分布在大陆内部干燥地区,上游降水和冰雪融水为其主要补给水源,最终消失于沙漠或注入内陆湖泊。下列中国内流河中,最长的是( )

A.塔里木河

B.柴达木河

C.尼雅河

D.疏勒河

22.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应生活,对自然物的描写常用拟人化手法。下列选项中,作者与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B.圣埃克苏佩里——《夏洛的网》

C.拉格勒夫——《骑鹅旅行记》

C.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23.有的的成语与历史人物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与“狡兔三窟”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管仲与齐桓公

B.毛遂与平原君

C.冯谖与孟尝君

C.曹刿与鲁庄公

24.中国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琴名曲的是( )

A.《潇湘水云》

B.《二泉映月》

C.《阳关三叠》

D.《高山流水》

25.苏州园林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东方造园艺术的典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苏州园林的是( )

A.豫园

B.拙政园

C.留园

D.网师园

26.计算机病毒能利用系统信息资源进行繁殖并生存,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编制未完成的计算机程序

B.文件内容已经被破坏了的计算机程序

C.编译不正确的计算机程序

D.被蓄意设计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

27.在Excel中,要通过扇形面积反映每个对象的一个属性值在总值当中所占比例大小,应该选择的图表类型是( )

A.柱形图

B.折线图

C.饼图

D.XY散点图

28.下列选项中,与“红茶”和“绿茶”的逻辑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A.咖啡-吗啡

B.陈醋-奶茶

C.白酒-黄酒

D.重水-雨水

29.试题丢失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刘老师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

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埂精心识别,挑选;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大雪过后,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自然。

刘老师坚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1.材料:

从当班主任的第一天起,俞老师就要求自己做一名孩子们喜爱的班主任。

每一届新生入校,俞老师总是从孩子们的“读”“写”等细节入手,想方设法创设情境,孩子们在体验中逐渐学会了阅读,端正了书写姿势。

他还带孩子们到超市体验购物,让孩子们学会选择物品、自觉排队;带孩子们来坐公交车,学会购票、文明乘车;带孩子们到养老院打扫卫生,做小小志愿者......

平时,孩子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总是愿意告诉俞老师,一次外出游学,小涛悄悄告诉俞老师自己有时会尿床,俞老师便将小涛安排和自己住一个房间,每到半夜尽早提醒小涛上厕所,这成了他俩的秘密。

俞老师还在班上成立了“少年科学院”,尝试以各种实验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有时候为准备一个实验,俞老师要查阅许多资料,充分准备,让孩子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有收获。

问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俞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32.材料

1992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天阁露玛( Tangalooma )人们开始将鱼投入水中供野生海豚食用。1998 年,海豚开始回报人类,它们将鱼扔上码头。在喂养动物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一丝乐趣。但动物是怎么想的呢?

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 Darwin )认为动物和人类的智力只是程度上而非本质上的区别。他晚年的著作《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研究了鸟类、家畜、灵长类动物以及不同人的喜悦、爱和悲伤达尔文对待动物的态度, 尽管很容易被那些每天接触狗、马或老鼠的人所认同, 但却违背了当时欧洲根深蒂固的理念——动物完全没有思想。这种古老的理念源于17世纪伟大哲学家勒内笛卡尔( Rene Descartes )的学说:人是理智的生灵,与上帝的思想相连而动物只是肉体机器。他的追随者之一尼古拉.马勒伯朗士( Nicolas Malebranche , 法国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十七世纪笛卡尔学派的代表人物)这样描述动物:“不因食物而快乐,不因痛苦而哭泣, 成长而不自知:它们无欲无求,无所畏惧,一无所知。”

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生物学界更忠于笛卡尔而非达尔文的学说动物行为学的学生并没有排除动物具有思想的可能性, 但是思考这个问题几乎无关紧要, 因为它无法回答。人们可以研究动物的输入(如食物和环境)或输出行为。但动物本身仍然是一个黑盒子:情绪或思想等不可观察的东西超越了客观调查的范围。一位行为主义者” (behaviourist )曾在1992年写到:“在任何试图了解动物行为的尝试中都应当极力避免认为动物具有意识思维,因为这是无法检测且空洞....”

然而,这些关于动物的狭隘想法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1976年,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教授唐纳德:格里芬( Donald Griffen)不畏阻碍,出版了动物的觉知问题《The Question of Animal Awareness》一书。他认为动物确实能够思考,而且这种能力应该受到适当的科学研究。

在过去40年间,野外和实验室的大量研究工作,推动了远离行为主义、接近达尔文观点的共识。然而研究进展仍然艰难而缓慢,正如行为主义者所警告过的,这两种研究类型的证据都可能具有误导性。虽然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是严谨的,但动物在实验室中的表现难免异于野外。野外观察则可能被认为是奇闻异事而不被接受。虽然有的野外观察持续数年甚至几十年之久,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缺乏严谨性的问题,但这样的研究并不多见。

尽管如此,现在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有些动物确实以有意识的精神体验方式处理信息和表达感情。他们一致认为大鼠、小鼠、鹦鹉和座头鲸等动物有着复杂的思维能力;一些物种具有曾被认为只属于人类的特性,例如为物品命名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还有少数动物,如灵长类动物、鸦科(乌鸦家族)和鲸类(鲸鱼和海豚)具有一些人类眼中接近于文化的东西, 它们藉此形成了通过模仿和示范向后代传递信息和能力的独特行为方式。没有任何动物能够单独拥有所有的人类心智特性,但是几乎所有单一的人类心智特性都存在于某种动物身上。

(摘编自《动物有思想吗?》,翻译黄森)

问题:

(1)人们对“动物是否有思想”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性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现阶段应如何推进对动物心智的研发?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叫做“诡异谷”的现场:当机器人跟人类的样貌非常接近时,或是电脑生成的人物变得越来越逼真时,反而会给人带来一种不真实、不舒服的感觉。

2001年的电影《最终幻想:灵魂深处》是有史以来第一部CGI(纯电脑生成影像)影片,其中的人物角色全部都是用人造影像合成,几乎无一例外地完美。但是这部影片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批判和市场的失败。

此后,3D动画师们学会了将不完美因素融入设计,创作出的人物也更讨人喜欢。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解析:行动研究是为弄清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题干中孙老师为了解决课堂气氛不好的现象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属于行动研究。

2.【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家长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提高考试成绩,说明教育不能仅追求分数。故C项正确,A、B、D项,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直接排除。

3.【答案】C。解析:当学生提出疑问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而不是不予理睬或者批评学生。故C项正确,A、B项错误。D项显然不是作者说错了,这样说明老师本身不专业。

4.【答案】B。解析:题干中王老师模仿了特技教师李老师,但是教学效果还是不佳,说明王老师应该进行反思,一味的模仿并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每个班的情况不一样,应该关注自己班级学生的差异性。所以ACD项分析恰当。B项,王老师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主动向特级教师请教,说明他很注重专业学习,所以选项分析不恰当。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B项) ;(十一)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D项) ; (十四)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C项)。

6.【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9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题干中教师因无正当理由拒绝学校安排,学校有权进行处分。

7.【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7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8.【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77条规定,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人员;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10.【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3条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11.【答案】A。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规定,经教育行政部门调解,双方就事故处理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在调解人员的见证下签订调解协议,结束调解;在调解期限内,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或者调解过程中一方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调解。调解结束或者终止,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第21条规定,对经调解达成的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反悔的,双方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12.【答案】B。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9条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十)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第10条规定,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题干中学校对学生有教育管理职责,所以学校有相应责任,但是狗是小伟从家里带来的,所以小伟的监护人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综上,小伟的监护人和学校应该对小凡所受的伤害承担赔偿责任。

13.【答案】D。解析: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学生,题干中汪老师资助学生,鼓励学生,属于关心爱护学生。

14.【答案】C。解析:题干中张老师刚入职不久,在对班级的适应上可能确实存在问题,面对家长的投诉,张老师应该调节好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反思,而不是埋怨、要求换班或者任其自然。

15.【答案】B。解析:自我学习固然主要,但是校本教研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所以江老师的做法不恰当,应该注意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16.【答案】D。解析:题干中问的是评价不正确的是哪一项。图中老师指着学生说话,没有做到尊重学生;老师不跟学生说,要求家长来,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教师手里拿着成绩单,要求学生家长来,说明教师对学生做到了“严”,但是方式粗暴,没有做到“慈”,所以没有做到严慈相济。公平待生在图中没有体现。

17.【答案】D。解析:弗莱明于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

18.【答案】A。解析:两宋和元代,随着棉花在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广泛种植,手工棉纺织业得到迅速发展,棉花逐渐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棉是中国最晚用作纺织原料的天然纤维。故A项正确。B、D选项不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初年,纺织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主要原料为麻和丝。C选项不正确,约公元前2000年,新疆罗布淖尔地区已把羊毛用于纺织。

19.【答案】D。解析:七巧板是一个正方形,有两个大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小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构成。七巧板是由七块组成的,只有D项是八块,不属于七巧板。

20.【答案】B。解析:玛雅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1500年,是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以印第安玛雅人而得名。

21.【答案】A。解析: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河流经过之处绿洲广布,农业发达,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

22.【答案】B。解析:《夏洛的网》作者是美国作家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也称为E·B·怀特。

23.【答案】C。解析:“狡兔三窟”故事:孟尝君门客冯谖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却将百姓债务一笔勾销。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得到薛地百姓夹道欢迎。此时他才明白冯谖为他勾除百姓债务的仁义价值所在。冯谖为孟尝君谋划的保命手段,第一窟就是替孟尝君买义,为孟尝君失宠找退路,第二窟说服梁惠王来请孟尝君以提高孟尝君的威望,第三窟就是将齐国的祭祖器分到孟尝君的封地薛邑,使孟尝君进有攻退可守了。

24.【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十大古琴名曲有:《广陵散》、《潇湘水云》、《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二泉映月》是二胡名曲,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古琴名曲。

25.【答案】A。解析:豫园位于上海市老城厢的东北部,是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占地三十余亩。

26.【答案】D。解析:计算机病毒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其具有传播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表现性或破坏性。

27.【答案】C。解析:饼状图显示一个数据系列中各项的大小与各项总和的比例。

28. 【答案】C。解析:题干中“红茶”与“绿茶”为并列关系。“白酒”与“黄酒”是酒的不同类型,为并列关系,与题干相符。

29. 【答案】C。解析:观察可知,题干中第一个图形是圆形和梯形、第二个是长方形和菱形、第三个是菱形和圆形,观察可知,每个图形都是由两个不同的图形组成,选项中只有C项是由一个圆形和三角形组成,是不同的图形组成的,其他项都是由相同的图形组成。

二、材料分析

30.【参考答案】

答:刘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改下教师观的要求。

(1)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重要途径。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要走终身学习之路,成为学习型的教师。材料中的刘老师背唐诗宋词,背中外名家的诗篇,陶冶自己的情操,摘抄优秀诗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知识,阅读中外名著,做到了终身学习,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2)勤于反思。教师要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的对象,对已有的教育实践成败原因进行探求,从而获得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新知,成为经常反思的教育实践者。材料中的刘老师撰写教学日志,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实践,体现出了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3)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全面发展。材料中的刘老师在大雪过后,带领学生寻找腊梅、松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变化,引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4)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将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材料中的刘老师识别、挑选野花,带孩子们找腊梅,看松树,是在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课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刘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31. 【参考答案】

答:俞教师的做法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值得我们提倡与学习。

(1)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主要内容有: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平等公正、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禁止讽刺、挖苦、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的俞老师端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带学生体验生活,学会选择物品、自觉排队,学会购票、文明乘车,做志愿者,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同时,对于会尿床的小涛,俞老师还特别的关注,帮助他,并为他保守秘密。

(2)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天职,主要内容有: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的俞老师为学生创设情境,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培养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做到了教书育人。

(3)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在要求,主要内容有: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他人、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忌有偿家教、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的俞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立志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符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4)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主要内容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认真上课、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禁止敷衍塞责。材料中的俞老师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做到了爱岗敬业。

32.【参考答案】

(1)三个阶段:

①17世纪到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人们更忠于哲学家笛卡尔学说,即动物完全没有思想;

②19世纪,达尔文认为动物和人类的智力只有程度上而非本质上的区别;

③1976年后,美国学者唐纳提出动物能够思考的观点,随后数十年间大量的野外和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2)两种方式:

①野外研究:被认为是奇闻异事,不够严谨......

②实验室研究:严谨,但动物的表现不如野外自然......

三、写作

33.【参考立意】

关键词:不完美、真实、逼真、批判、失败......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有潜能、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

3.教师观:终身学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