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必看!教师资格证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高频考点!(二)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7-30

备考必看!教师资格证教育综合知识简答题高频考点!(二)

大家在备考教师资格时,可能会觉得要记得知识点太多,从而感到考试好难,其实主要是大家的备考方法不对哦!今天小编带给大家带来了高频考点知识点汇总,让你的备考更加轻松,赶紧备考起来吧!

进入教师资格证报名入口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

③讲究语言艺术。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势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不足

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长善救失原则

1.定义

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一分为二看待学生;

②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③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四)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五)引导学生用“记忆术”进行识记,从而提高识记效果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二)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三)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四)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他认为人类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需要,这两种需要我们称之为低级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需要,这三种需要我们称为高级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较高的需要发展后,层次较低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则减弱了。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