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综合素质:阅读理解题14分怎么答?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8-17

教资综合素质:阅读理解题14分怎么答?

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真题中,会考察1道阅读理解题,14分,和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相似,但是难度没有那么大,不要紧张,而且教师资格的阅读理解,技巧性较强,尤其是对重要句子和概念的理解,“会抄材料”就行,下面来讲讲“如何有水平地抄材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有疑问、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解题思路】

1. 审题:仔细分析题干和要求

2. 抓首尾段:快速浏览,把握中心思想

3. 找位置,标关键(核心):找到“概念”或“句子”所在位置,画出关键信息,联系上下文逐一分析,确定概念含义、分析概括句子的含义

4. 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1)分条缕析,序号标识

(2)表达精炼,流畅

(3)尽量用原文原句原词,少用自己语言,切忌不要过度发挥

【解题技巧】

1. 联系上下文理解

2. 把握标点提示,尤其是冒号、破折号

3. 关注逻辑词后面的内容,如首次、其次,而,但是等

【真题解析】

材料节选:并非出于任何愚和的保守性。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语言情形非常适合,所以它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的这种特点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字词之问清晰的对应关系,虽然汉语词汇后来逐渐走上了复音化道路,但这种字词对应关系仍是整个汉语词汇系统的根基。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早在《论语》中就已出现“雅言”一词。指的就是当时的“普通话”。如采用直接记录语音的拼音文字,必将导致不同方言区文字的分裂,并最终导致文化分裂,而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维护文化的统一,进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问题:文中引用高本汉的话说“中国的文字和中国的语言情形非常适合”,其“适合”具体表现在哪里?请简要概括。

找到该词所在位置,找准关键句:

关键句1:首先,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特别先秦两汉更是如此,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的这种特点相适应。

关键句2: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方言分歧就极为复杂。

关键句3: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言区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分条缕析,整理答案:

1. 首先,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汉字一字一个音节的特点,正与汉语词汇的这种特点相适应。

2.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由以方分歧就极为复杂。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并不具备精确的表音功能,这正好弥补了拼音文字的弊端,可以在不同方躯之间起到统一的交际作用。

学会了就赶紧练起来吧!觉得有帮助就点赞支持一下小编吧!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