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6-28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2.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类比推理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比较,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难点】
理解元素周期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景引入
【提出问题】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都呈现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他们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教师引导】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电子层排布密切相关,那么他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呢?我们通过第三周期元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来探讨这一问题。
环节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与沸水反应迅速,放出氢气。
【演示实验】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 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回答】镁与盐酸反应速率比铝与盐酸反应速率快。
【提出问题】回忆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学生回答】钠能与冷水反应,反应非常剧烈。
【提出问题】通过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猜测钠、镁、铝三种金属的金属性变化。
【学生回答】钠>镁>铝。
【提出问题】以化学小组的形式,阅读书中材料,比较Si、P、S、Cl这几种非金属与氢气反应条件的难易程度?
【学生回答】Si>P>S>Cl。
【提出问题】阅读书中材料,比较Si、P、S、Cl这几种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学生回答】Si
【提出问题】以化学小组的形式,讨论比较Si、P、S、Cl这几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学生回答】Si>P>S>Cl。
【提出问题】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
【学生回答】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教师引导】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环节三: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随着原子序数递增,都有哪些量呈现周期性变化?
【学生回答】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作业:比较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以及和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四、板书设计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教师资格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