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1月4日第1批)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5-28
2019下半年小学数学教师资格面试试题(1月4日第1批)
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4日 上午 四川省绵阳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教学过程中体现师生互动和教学情境;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让学生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答辩题目1.你认为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
2.你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注:图片节选自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0页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四)小结作业
小节: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总结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问题的探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分数运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就分数本身而言,与除法、小数、比都有关系,本节课的学习一来体现了知识前后间的关联性,二来为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变换思维,拓宽了他们的解题思路。
2.你要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参考答案】
首先分数的加减法本身就可以分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清晰很多。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从具体例子出发,请学生列出算式并观察特征,发现与之前所学习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问题有所不同,再借助实物涂色的方法,化成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或者运用通分的方法,使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进而得出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认识“身体尺”》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4日 上午 山东省济南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认识“身体尺”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教学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
(3)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身上“尺”的长短;
(4)通过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答辩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
2.你的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
注:图片节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8页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单元回顾提问:近期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
总结学生回答,并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方法,即通过用几拃、几个铅笔盒长、几个数学书长分别尝试测量课桌长度,从而学习认识直尺及部分长度单位。
结合复习内容顺势引出课题——《认识“身体尺”》
(二)探索新知
回顾之前所遇到的“身体尺”,带领学生一起总结。
组织小组活动,先引导学生明确拃、步、庹、脚和所学厘米与米的大小关系,之后尝试测量:
一拃、一步大约各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多多少厘米;一脚(穿上鞋后)大约长多少厘米。
测量后填写相应表格。
教师明确,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三)应用新知
类比之前所见的“尺”及其作用,组织学生小组活动:用适当的“身体尺”测量1米。
师生共同总结:1米大约有7拃、1米大约有2步、1米大约有5脚长。
(四)小结作业
课堂总结:回顾所学内容,明确各“身体尺”长度及和1米的关系。
课后作业:类比之前“尺”的作用,尝试用“身体尺”对之前所测量过的物体长度进行测量,尝试选用不同的“身体尺”并选取最合适的“身体尺”。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
【参考答案】
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可以用“身体尺”度量长度,因为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可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度”及“测量长度”的概念,一开始在构建时也是通过用几拃、几个铅笔盒长、几个数学书长分别尝试测量课桌长度,从而学习认识直尺及厘米和米。
而在这节课又要回到生活中,把学生从生活经验构建出的数学中的“尺”,再一次转化为生活中的“尺”并赋予新的含义,所以我认为这一部分是学生可能产生困惑也是有所困难的地方。
2.你的板书为什么这样设计?
【参考答案】
我是这样设计我的板书的:
我在设计板书时关注到课堂的流程以及呈现方式,比如上面的表格我是逐步完善形成的,在和学生回顾了之前见过的“身体尺”时书写拃、步、庹、脚,再将其与厘米和米比较时写出第二行的单位,最后组织测量时完整补全。
下面的填空部分我也是设计为整体呈现的形式,在这里也渗透了各个“身体尺”之间的关系,为后续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进行测量作了铺垫。
小学数学《8和9的组成》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1月4日 上午 河南省郑州市 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1.题目:8和9的组成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观察,引导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
(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通过哪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图片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2页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8个★和9个●,组织学生思考将五角星和圆圈分别分成两组,应该如何分?引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8和9的组成》。
(二)讲解新知
明确先研究将8个★如何分成两组。教师先邀请一名同学和教师配合将8个★分成两组,再带着全班同学分析这两组中★的个数,并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示8的组成。
再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为一小组,探究还可以分成哪些情况。找学生汇报情况,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8的组成的几种情况,总结:
组织学生说说上述表达形式的意思,再引导学生思考上述的书写方式还可以如何表示,组织学生说一说,加深对8的组成的理解。
提供9个●,组织学生以数学小组为单位,探究将9个●分成两组有哪些情况,并找学生呈现结果。根据学生呈现的结果,带领学生分析9的组成,先带领学生分析9可以分成1和8,通过书写一种情况,另一情况让学生自己想象。接下来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情况的分法,尝试填空完成9的组成:
再组织学生说说,还可以表示的形式以及每种形式的意思是什么。
(三)课堂练习
1.
。
2.(1)圈出能组成8的两个数。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8和9的组成。
对于本节课的难点,我是先探究8的组成,并通过和一名同学合作的形式探究一种组成方式,然后带领学生分析如何用数字进行表示,进而得到8的组成的一种数字表示形式。
再组织学生直接探究8个★如何分成两组,通过学生的汇报展示8的其他组成。
为了帮助学生对于8的组成有比较好的理解,我会让学生思考这些组成方式还可以如何表示。
9的组成会提升一定的难度,除让学生利用实物分以外,我还会组织学生通过填空的形式加深对9的组成的理解。
通过学生实践、教师引导的方式,加深对8和9组成的理解,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你通过哪些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答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用到以下两种方式:
1.借助丰富的教具如圆形、五角星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组织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我主要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充满兴趣。
-
距离2020年考试还有天
2020年考试时间:10月31日
- 报名时间上半年1月、下半年9月开始)
- 准考证打印考前一周(各省不同)
- 考试时间2020年10月31日
- 成绩查询考后一个多月
- 面试时间2021年1月9日-10日
- 资格认定春秋各认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