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大数据安全建设(二)技术支撑3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31

敏感数据保护

概述:根据政务云的业务特征,敏感数据一般包括个人的手机号、住址、社保信息、公积金信息、房产信息、就诊信息等,企业的纳税信息、股权信息等非公示项信息。这些信息非常重要,对其访问需要严格管控。依据数据使用者的角色、职责和其他IT定义身份特征,动态的对请求返回的数据进行专门的安全处理,确保不同级别的数据使用者按照其身份特征恰如其“份”的访问敏感数据。

保护方案:

1、应用查询敏感数据

由数据安全网关对查询返回的结果集进行逐行解析、比对过滤,并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遮蔽处理后,返回给A。

2、运维人员访问敏感数据

维人员在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日常运维的过程中,会有违规查询的现象发生,保护策略如下:

a.所有运维操作,都必须经过数据库安全网关的过滤,对运维查询的结果集数据进行过滤,依据字段类型,进   行相应遮蔽处理;

b.审计运维人员查询敏感数据的操作,并对查询行为进行分析告警。

3、检索敏感数据

由于敏感数据会保存在ES系统的索引数据中,供检索查询,因此查询结果中可能存在敏感数据,检索应用是通过“检索API”完成对ES索引数据的全文检索,并通过该API返回结果集数据。

4  敏感数据对外共享

数据库中存在敏感数据,共享前需要先将要共享数据与敏感数据清单进行比对,然后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再进行输出。

     数据运维安全

       概述:政务云的数据在运维过程中,重要数据的操作需要高度谨慎。由于接触数据的人群错综复杂,很容易发生数据运维过程中的恶意篡改或批量导出。通过建立数据运维行为流程化管理机制,将审批、控制和追责有效结合,避免内部运维人员的恶意操作和误操作行为,确保高效审批及准确执行。

主要功能:

1、运维行为审批:对于常规数据运维操作可配置到白名单,对此类运维操作只做监控即可。对于高危操作行为需要提交申请,待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操作,同时操作过程要进行监控审计。对于频率不高的高危操作可进行临时或短期授权,降低风险。

2、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的识别与处置:通过配置好的黑白名单和已完成审批的运维操作,对误操作和违规操作进行识别,正常行为放行、可疑操作告警、重点操作审批、异常行为拦截等不同运维管控方式。

3、数据运维黑白名单:根据实际业务场景,采用黑白名单功能,对黑名单中的操作直接禁止,对白名单中的操作进行监控,黑白名单中管控的对象包括用户、登录IP、时间、客户端工具等。

4、动态数据遮蔽:不同访问场景下,通过内置规则,对不同身份的运维人员访问敏感数据中的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号码、姓名、住址等敏感信息进行掩码处理,实现敏感数据动态遮蔽,防止权限过高运维人员泄露敏感数据,同时不影响常规的数据迁移、备份等日常工作。

5  数据运维监控:对数据运维的所有行为进行审计监控,从不同维度对数据运维行为进行统计,生成报表,如违规行为统计报表、日常运维报表、申请审批情况报表、黑白名单执行报统计报表等。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