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与防的较量—信息化安全提升的源动力(一)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31

信息化安全的提升,某种程度上,依赖于攻击与防护对抗的碰撞力度。攻击愈烈,防守意识愈能提升,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和能力愈加速发展;而防守越强,同时也刺激攻击手段不断“创新”与“求变”。

本次社保行业信息泄露事件的集中报道,就是信息化安全攻与防较量的一个典型代表。

1、社保数据遭受泄露事件曝光绝不”纯属偶然”;

7天连锁酒店的600万会员信息泄密;

CSDN 1000多万客户信息被窃取;

12306网站被攻破,上百万人的信息泄露;

“房叔房姐”信息屡被搜集挖掘,终被曝光;

陕西移动1300万的用户数据泄露,被运维工程师窃取网上兜售;

3.15晚会连续4年报道电信行业内鬼,持续倒卖客户信息;

近4、5年来,数据泄密事件层出不穷。大大小小的企业、组织都在遭到数据库泄密事件的重创。

组织整体的信息化安全结构和水平决定了安全攻击的目标和核心。

根据verizon 对2亿8500万次累计攻击行为调查而发布的数据泄露调查报告表明,数据库成为入侵者最主要的攻击目标,高达76%的数据泄露直接来自数据库。

2、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1)当前信息化安全主要短板逐渐显示在后端

绝大部分政府/大型企业用户,当前已经进行了终端安全、网络安全防护,形成相对有效的边界安全防护能力,防火墙、防病毒软件、网站防攻击软件、CA认证系统等都已具备。

然而,在最接近核心资产数据库的后端”应用”和数据库部分,很多用户是没有有效防护手段甚至没有意识到需要安全防护。

2)B/S外网系统,存在明显的隐患,成为安全攻击的重要场所

B/S应用系统,由于其特殊的使用方式,使得终端用户可以轻松与后台应用服务进行互联,当前外网型B/S应用已经成为黑客及其他攻击者的首选试验田。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利用应用系统、数据库的漏洞进行SQL注入。一旦SQL注入成功,可以轻松做到:一、不具备用户口令,但骗取登入应用;二、在查询窗口注入语句,可骗取应用的处理逻辑直接获得整表或大批量数据。

SQLMap等开源SQL注入工具,已经验证一大批B/S应用的注入点,成为攻击者的教学使用软件。

当前虽然有不少用户已经使用了WAF(WEB应用防火墙)等手段进行防护,但效果显然还不够健壮。目前已经曝光的多种SQL注入,是WAF不易防范的,如运算函数、SQL动态语句、数据库函数运算等特征的SQL注入等。

3)数据库自身缺陷,使得运维端容易获取批量数据

数据库自身的设计缺陷,使得DBA超级用户在数据库中完全不受限,另外有Oracle等数据库存在SYS超级用户本地访问不需校验密码等重大缺陷.

这使得运维域的管理员、驻场人员、运维人员、测试人员、网管等都有机会批量获取敏感数据。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