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防止员工泄密的DLP应该这样用!(一)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31
眼下,全球人民都面临着的两大数据保护难题:
数据呈指数型增长;我们对这些数据的“能见度”非常有限。
因此而产生的泄露问题数不胜数,例如上周刷爆票圈的《焦点访谈:揭秘“网上谍影”间谍这样窃取了我国机密》,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肖某从档案室借出涉密地形图扫描成电子版,通过QQ从互联网上将地图发送给擅长制图的王某。这一行为本身就是非常严重的内部数据泄露违规行为。
面对内部数据泄露问题,市场上已经有了十分成熟的解决方案——DLP,详见我们之前写过的DLP解决方案的文章:世平发布通用版数据泄露防护(DLP)解决方案。
什么是DLP?
“DLP是一种以中央策略为基础,通过深度内容分析发现、监控并保护静态、动态及使用中数据的技术。”
DLP主要价值
- 发现敏感数据的存储位置
- 掌握某数据在整个单位中的使用方式与传输情况
- 主动保护重要信息,避免对业务流程造成负面影响
很多人都对DLP存在一些误解:
部署太复杂了!误报太多了!价格这么贵,效果好像也不明显嘛!
产生这样的误解情有可原。不好用的真正原因不是工具本身,而是我们根本不会用。
DLP速赢法
今天我们就教大家一招简化部署流程、误报率低的“DLP速赢法”。
第1步:制定流程
1. 开始阶段
- 检测到违规行为
- 检查事件的真实性与严重性
- 升级
2. 调查阶段
- 通知各业务部门
- 事件评估
- 采取保护措施、通知用户、留下文件标记
3. 收尾阶段
- 通知人事部
- 采取员工教育等措施
- 事件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