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密码学就业前景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31
其实,所谓就业前景,很多时候取决于你的择业目标。工作并不能简单的给出一个量化的评级,哪个好那个不好;更多的只是哪个更符合你自己的需求罢了。当然,你可以简单得以收入多少来判定,但工资多的可能工作时间也长,不一定适合你。
我这里先默认按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专业的角度来说;如果你是数学专业,那么可能要看相应的课程设置,的确有可能出现所谓“信息安全”其实只讲了密码这种情况。对于其他的几类专业的本硕,信息安全或者密码,很多时候都仅仅是你所提供的”附加价值“而已。也就是说,完全可以按照一般计算机/电子/通信来求职,顺便在简历上告诉对方,如果你有安全需求,我也懂一点哎。这样,你的就业前景主要取决于你的基本专业,而不是这个附加值。
这样说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个人认为安全相比于可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次生需求。对于创业公司,如果数据不安全,可能是个丑闻;如果不可用,不好用,可能连成为丑闻的机会都没有。除非你有非常亮眼的特长,否则将就业局限在安全上,会使选择变少。第二,以安全为主的工作,大多有相当的门槛。网络/代码类的工作可能知识上的深度不高,但对于经验,精力,学习速度都有不低的要求。而密码相关的工作,很多有博士生可以选择。
其实密码在整个大的信息安全体系中,有时会显得有些尴尬:由于背景知识,专业门槛,研究哲学等方面的差异,密码与应用之间的沟通其实并不算通畅。由于有严格的数学基础,不少学者有意无意地维护了密码作为数学分支的”系统性“:不同于其他很多安全分支,密码的驱动力有时来源于理论架构本身的完善,而非任何应用。与之而来的副作用是,我们有大量的代码能力过关,但无任何密码基础的普通工程师,也有一定数量的密码学者:但密码学者中很多人不写应用代码,也不清楚怎么写应用代码。而普通工程师并未受过相关训练,能保证正确实现已经不易,无暇顾及其他了。因此,即使在SCA炒了20年的今天,说起密码实现,很多时候依然是研究者和工程师之间踢皮球。部分高校目前开始开设cryptographic engineering这门课程,但这种趋势也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效果如何还要继续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