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大事件(二)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31

1. 沙特国家石油公司遭网络攻击2012年8月15日,5.5万多名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员工在家中休假。但就在这一天,黑客出其不意地侵入了这家石油日产量超过900万桶的公司计算机网络系统,导致供货管理、运输、和政府及公司签约等诸多活动只能靠纸笔来进行。病毒还抹去了该公司计算机系统中四分之三的数据,包括文件、电子数据表、电子邮件与档案等。

 

2.伊朗遭“震网”蠕虫病毒2010年9月,伊朗声明,其核工业和科研设施遭到“震网”(stuxnet)蠕虫病毒的攻击。“震网”病毒被计算机专家深入分析后判定为可能是全球第一种投入实战的网络武器。此次攻击造成分解同位素的离心机出现故障,伊朗核计划将至少倒退至2年前。 

 

3.未知攻击者对阵韩国和美国2009年3年,韩国大量日报、在线拍卖厂商、银行等网站以及美国白宫及五角大楼的网站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的多轮攻击,逾16.6万台电脑受到影响。 

 

4.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网络战2008年8月,俄军越过格鲁吉亚边境时运用了大规模“蜂群”式网络攻击方式导致格鲁吉亚电视媒体、金融和交通系统等重要网站瘫痪,机场、物流和通信等信息网络崩溃,急需的战争物资无法及时运达,战争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5. 爱沙尼亚网络战2007年,爱沙尼亚的政府和商业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时间持续数周,导致爱沙尼亚民众无法在网上处理银行帐号、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爱沙尼亚执法部门经调查认为该网络攻击源自俄罗斯,但俄罗斯政府断然否认。 

 

(以上内容由世平信息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这些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相关的安全事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是严重的警示——应以生死存亡的紧迫感,积极做好应对网络战争的全面准备

作为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作战手段,通过网络攻击打击对手的国家基础设施,从而造成生产停止、通信中断、交通瘫痪、能源供给不足等重大损失,其破坏性远胜于常规炮火的打击,甚至可以决定战争的走势。居安思危,从这些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我们更应该引以为鉴。

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面临的安全威胁,世平信息提出以下建议:

  • CII业务梳理,资产发现;
  • 脆弱性评估、威胁的识别、已有安全措施分析;
  • 构建动态风险分析,将风险分析流程化、标准化;
  • 建立行业风险评估模型,进而构建动态、开放的智能化网络空间防御对生产环境的资产、脆弱性、威胁等进行全局性检测与监测,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