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如何确保物联网下的“数据安全”?(二)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2-05-31
医院如何确保物联网下的“数据安全”?(一)
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
1.给新生儿用的手环,具有实时定位、轨迹回放,自动报警功能,防止新生儿被盗。
2.智能输液管理,过去医院的输液室,患者多,管理乱,护士在整个大厅来回穿梭,输液状态完全依靠患者自己报告。物联网化以后,利用可穿戴设备对输液状态进行监控、告警,甚至输液完成自动实现截流保护。所有患者信息大屏显示,护士也不用来回穿梭,提高了护理的质量,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又保证了患者的输液安全。
3.药品追溯,药品出厂后,配有RFID识别码,购买者可判断药品真伪与相关生产信息。药品出现质量问题,需下架召回或搜寻购买者,厂家可通过物联网后台跟踪并迅速定位。
物联网安全保护技术?
医院物联网应用的核心是“数据”,物联网平台下层利用各种传感器及可穿戴设备,对各种医疗设备和医生、患者的信息进行采集,形成医学装备数据、病患定位数据、母婴安全数据、输液监护数据、生命体征监护数据、移动护理数据、医疗垃圾追溯数据、血液数据等,统一汇总到一个数据库中,上层则对接移动护理、资产管理、HIS、LIS等各种第三方系统。
下层采集到的信息,必然涉及到患者隐私,如何保证数据合法使用,且不被窃取,对医院信息管理至关重要。同时,网络安全法和等保2.0都对物联网应用过程中的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提出了非常具体、明确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医疗活动中,因诊断、研究及教学的需要,医疗数据被大量采集、发布、利用、共享,数据流动过程中必然涉及安全问题。仅靠法律规范来约束远远不够,还需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解决相关隐私保护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