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科目分值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8-27
中医执业医师科目分值
基础综合
考试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分值占比
中医基础理论42分,中医诊断学35分,中药学42分,方剂学42分。
复习方法
中医基础是中医科目的基础,中医基础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了中医诊断、内外妇儿和辨证的掌握程度,作为基础内容,重理解,必须跟着课程来听。
中医诊断学掌握程度决定了内外妇儿是否能够辨证准确,以理解为主。
中药学是以功效及其特殊的主治范围,需强制记忆。
方剂学作为内外妇儿治疗的基础学科,需要硬性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很杂,以强化记忆为主,且要运用到方歌来帮助记忆。
专业综合
考试科目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分值占比
中医内科学占80分、中医外科学占60分、中医妇科学42分、中医儿科学占49分、针灸学72分。
复习方法
中医内科学中,中医诊断学的辨证为基础,先进行辨证分类型,再推理治疗方法,因此中医诊断的缺乏之处亦要返回复习。
中医外科学注意疾病名称的定位,配合脏腑辨证进行分析,结合了切诊和方剂学的内容。
中医儿科学关注儿童不同生理阶段的特点,辩证中要考虑小儿的特殊生理特点,推理治疗方法。
中医妇科学气和血的辨证关系是主要理解点,注意妇科疾病名称的定位。以上都需要运用方剂学的内容记忆代表方剂,灵活运用到每一个科目中。
针灸学内容复杂,硬性记忆点多,不易理解,在记忆穴位的同时,运用自身的穴位来记忆穴位定位。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