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常见考点(4)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2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常见考点(4)

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兴奋性改变:兴奋(exitation)—兴奋药。

亢进(augmentation)

抑制(inhibition)—抑制药。

麻痹(paralysis)

衰竭(failure)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 :

选择性发生的可能原因:

1.药物分布的差异

2.组织生化功能差异

3.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

4.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

药物的选择性是药物分类及选择用药的基础和依据。

二、药物的作用效果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effect)

不良反应 (adverse reaction)

1.治疗作用

分为: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补充治疗(supplement therapy)

或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

2.不良反应

(1)副作用 (side reaction):

特点:治疗剂量下出现;反应轻微、可预知,固有的反应(不可避免)。

产生原因: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2)毒性作用 (Toxic reaction):

特点:剂量过大或体内药浓过高;反应较严重,危害较大,可预知、可避免。

a.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多损害循环、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b.慢性毒性 (chronic toxicity):多损伤肝、肾、骨髓、内分泌等组织器官;此外,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突变与致癌作用(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也属慢性毒性。

(3)后遗效应(after reaction)

(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又称为继发反应 (secondary reaction)

(5)变态反应 (allergy reaction)

(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7)依赖性(dependence)

分为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

三、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量效关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

药物随剂量增加(或浓度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其药理效应也增加,二者的规律性变化称为量效关系。

(一)量效曲线

以效应强弱为纵坐标,药物浓度或剂量为横坐标作图得出的曲线。

1.量反应(graded response)量效曲线

2.质反应量效曲线

3.量效关系中的剂量

(1)剂量(dose):用药份量。

A.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

B. 极量:

C. 治疗量:

又为常用量(>最小有效量<极量)。

D. 半数有效量(ED50):

E. 半数致死量(LD50):

4.量效关系中的效应

(1)最大效能(maxmum effecacy):

药物在最大治疗量时达到的最大效应。

反映药物内在活性大小。

(2)效价强度(potency):

药物引起等效效应的相对剂量或浓度。

5.安全性评价:

a.治疗指数(TI):

LD50 / ED50 的比值。比值越大越安全。

b.可靠安全系数:

LD1/ED99 的比值。比值大于1,药物较安全,

比值小于1,药物较不安全。

四、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

五、 药物作用机制

(一) 通过受体发生作用

(二)通过酶发生作用

(三)通过离子通道发生作用

(四)通过转运体发生作用

(五)通过免疫系统发生作用

(六)通过基因发挥作用

分为基因治疗、基因工程药。

(七)其他:简单的物理化学作用

六、受体

1.受体的概念和特性

(1)受体基本概念

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能与内源性或外源性化学物质(包括药物)结合并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功能的蛋白质。

(2)受体的基本特性

具有灵敏性、特异性、饱和性、可逆性、多样性。能与内源性和外源性配基产生高度特异性结合。

2.受体类型

⑴ 离子通道型受体

⑵ G蛋白偶联型受体

⑶ 酪氨酸激酶活性受体

⑷ 胞浆受体

3.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学说

A. 占领学说; B. 速率学说; C 二态模型学说

4.受体的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向上调节:受体数目增加或反应性增强;

向下调节:受体数目减少或反应减弱。

作用方式:

D+R DR……®E

D:药物;

R:受体;

DR:药物与受体复合物

E:效应

pD2:亲和力指数。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要引起兴奋效应还需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用a表示。

亲和力: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亲和力越大,作用越强。

内在活性:药物发生效应的能力。即最大效应,又称为效应力。

内在活性越强,激动受体所产生的效应越强。

5.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a.激动药(agonist)

即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根据内在活性大小又分为:

① 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 a=1 ):

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较强。

② 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 a<1):

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弱。

b.拮抗药(antogonist, a=0)

有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的药物。

根据作用性质又分为:

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ogonist)

拮抗作用可逆,增加激动药剂量可使激动剂效应保持原有水平,即内在活性(最大效应)可不变,但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pA2:拮抗参数;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 pA2越大,拮抗作用越强。

含义: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激动药需2倍浓度才能产生未加入拮抗药时的等同效应。

非竞争性拮抗药(non competitive antogonist )

使亲和力降低,又使内在活性降低的药物。

表现为不仅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右移,还使最大效应降低。


2022年执业医师考试提醒
  •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1年考试时间:6月10日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6日-21日24时
  • 准考证打印一般于考前20天开始打印
  • 考试时间2022年6月开始(技能)
  • 成绩查询综合笔试在考后2个月公布
  • 证书注册拿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最近直播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