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5)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3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5)

第五单元 噬菌体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噬菌体是侵袭微生物的病毒,可感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支原体等。噬菌体只寄居于易感宿主菌体内,故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和分型。噬菌体结构简单,基因数目少,其宿主细胞(细菌)易于培养,是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噬菌体具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即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只能在活的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繁殖。噬菌体有蝌蚪形、球形和细杆状3种形态。

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彤,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头部衣壳和尾部的化学组成是蛋白质,头部衣壳内存有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尾部有能识别宿主菌细胞表面的特殊受体,与噬菌体吸附有关。

噬菌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一般细菌的繁殖体强,一般经75℃30分钟以上才失去活性。对紫外线敏感。

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细胞的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类型。

一、毒性噬菌体的概念

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体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因此,毒性噬菌体的增殖方式是复制,其增殖过程经历吸附、穿人、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五个阶段,构成噬菌体一个复制周期或溶菌周期。

二、温和噬菌体的概念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

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细菌染色体中。结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该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发生整合的噬菌体基因可随细菌基因的复制而将噬菌体基因传给子代细菌,该过程称之为噬菌体的溶原性周期。在一定条件下,细菌的溶原状态可自发停止,噬菌体进入溶菌周期,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导致细菌裂解。

因此,温和噬菌体可有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2022年执业医师考试提醒
  •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1年考试时间:6月10日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6日-21日24时
  • 准考证打印一般于考前20天开始打印
  • 考试时间2022年6月开始(技能)
  • 成绩查询综合笔试在考后2个月公布
  • 证书注册拿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最近直播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