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考点精讲(4)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5
临床执业医师《运动系统》考点精讲(4)
骨折的治疗原则、急救处理
骨折急救的具体措施和顺序、治疗原则为考试重点。
1.骨折急救的目的和措施:①抢救休克;②包扎伤口;③妥善固定;④迅速转运。
2.急救固定的目的:
①避免搬运过程中损伤周围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等;
②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疼痛;
③便于运送。
3.骨折的急救顺序
(1)抢救生命;
(2)创口包扎:用绷带压迫包扎即可止血。在有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应记录开始的时间和所用的压力。若骨折端已戳出伤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不应立即复位,可待清创术后,再行复位。
(3)妥善固定①避免在搬运时加重损伤;②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③便于运送。
(4)迅速转运。
骨折治疗的三大基本原则: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3.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