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20)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7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20)

阳虚证

概述

指机体阳气亏损,温煦功能减退所表现的症候。

临床表现

面色晄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或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表现

现在一说生病,就要抗生素清热。好象万病皆有火。如此也成了滥用寒凉药的依据了。当然,也不能把所有的病说成是寒,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但是从我自己近年来的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南宁,地处西南,冬日无雪,夏天温度经常三十度以上。)阳虚者颇多,阳盛者少之又少。

脉软而无力是阳虚,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也都会用点扶阳药。但还有另外一种阳虚证,其标象比较重,也就是说阴寒的症状比较重,表现为的脉沉紧,其本质即阳虚,因为阳虚,所以寒邪内客,出现寒气很盛的脉,这时也需要扶阳以破阴寒。

盗汗分型

轻重分型

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 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 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觉得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 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种类型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即将入睡时,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无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 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时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执业医师考试频道。

2022年执业医师考试提醒
  •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1年考试时间:6月10日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6日-21日24时
  • 准考证打印一般于考前20天开始打印
  • 考试时间2022年6月开始(技能)
  • 成绩查询综合笔试在考后2个月公布
  • 证书注册拿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最近直播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