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复习要点(15)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8

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复习要点(15)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

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治风法,就是调治风病的方法。临床常见风病有两类:一为风自外来感伤为外风,一为内脏功能失常而引起的风病为内风。在治疗上,外风大都以散为主,内风皆宜平熄为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风病大都与肝有关。

一、 含义

凡是由疏散风邪或滋潜熄风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用以治疗内外各种风病者统称为治风剂。

《素问·风论》“风者,百病之长也”,“风为百病之长”,说明风病的范围很广,其病情况变化亦较复杂,风邪每易兼挟其他邪气,(风寒、风温、风温……),简而言之,不外外风及内风两大类。

外风——指自然界六淫之一,指风从外来,往往乘人体之虚而发病,即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卒然逢疾风暴风而不病者,盖无虚也”。往往由汗出劳倦等机体机能下降时风邪乘虚而入“皮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

内风——指风从内生,是人体内部脏腑病理产生。“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即说明内风是肝风内动,然何以出现,肝风内动,则每与脾肾有关。

二、 作用

具有疏散外风,平熄内风,滋阴活血等作用,因此又有治风先治血,血活风自灭的理论。

三、 运用

适用于外风侵袭所致的肢体疾病,麻木不仁,伸屈不利,及破伤风等证或由内脏功能失调引起的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拘急抽搐等证。

这些病证的出现是由风所致,即所谓风病。

风的特点:

1. 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广泛,风邪每易兼挟其它邪气如寒燥、湿、热邪,又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从外感疾病来看,风往往是其它外感 病的先导。

2.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具有阳性散发作用, 升腾,“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3. 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变化较多,而且迅速善行游走不守,变化无常,如热极生风、抽搐、眩晕、僵仆。

4. 风胜多动,动摇不隐定的证候多从风治如颤抖、眩晕、抽搐、痉厥、摇、弄舌等,多从风治,“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四、 注意事项

1. 须辨证准确,分清外风、内风,并详辨风的兼挟证。

2. 须辨明外风是否引动内风,内风是否兼挟外风,如有挟兼应兼治。临床二者往往互相影响而兼感之。

3. 辛散疏风药多温燥,易伤津助火,对阴虚阳亢者,应佐滋阴之品。

五、 类型

本章按外风、内风两个类型分类。外风应疏散,内风宜平熄。一、疏散外风;二、平熄内风。


2022年执业医师考试提醒
  •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1年考试时间:6月10日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6日-21日24时
  • 准考证打印一般于考前20天开始打印
  • 考试时间2022年6月开始(技能)
  • 成绩查询综合笔试在考后2个月公布
  • 证书注册拿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最近直播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