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要点(5)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9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要点(5)

第二章 心系病证

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第一节 心 悸

【概说】

一、概念: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二、沿革

1、《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

3、《伤寒明理论·悸》提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痰饮”两端。

4、《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5、《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6、《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7、《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三、讨论范围: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病因病机】

1、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

2、心悸的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3、心悸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试述心悸的病理性质)

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滋养——虚证;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实证;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损伤气、血、阴、阳——实证转虚;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者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兼气血瘀滞。

心悸初起以心气虚为常见,可表现为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虚胆怯,气阴两虚等证。病久阳虚者则表现为心阳不振,脾肾阳虚,甚或水饮凌心之证;阴虚血亏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证。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可出现明阳俱损之候。若病情恶化,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等危候。

4、本虚初起以心气虚为常见,可出现气阴两虚,气血不足,阴阳俱虚之候。后期可见心阳暴脱等危候。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象。

2、常见伴有症状: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3、常见诱发因素: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饱食等。

二、病证鉴别

1、▲惊悸与怔忡的鉴别: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2、心悸与奔豚的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但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之类。

2、分清心脏与他脏的病变情况

二、治疗原则: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三、证治分类

1、心虚胆怯证——主症: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兼症: 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 舌脉: 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病机: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安神定志用远志,人参菖蒲合龙齿,茯苓茯神二皆用,心虚胆怯用此治)

2、心血不足证——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

兼症: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 舌脉:舌淡红,脉细弱。

病机: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3、阴虚火旺证——主症: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

兼症: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 舌脉: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病机: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4、心阳不振证——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兼症:面色苍白,形寒肢冷。 舌脉: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病机: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水饮凌心证——主症: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

兼症: 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 舌脉: 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6、瘀阻心脉证——主症: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

兼症:唇甲青紫。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病机: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桃仁红花煎,四物青丹香附延)

7、痰火扰心证——主症: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

兼症:失眠为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专科
本科及以上
高中及以下
2-3年
1-2年
3-5年
1年及以下
5年以上
直播网课
报班辅导
在家自学
请选择省
广东省
浙江省
江苏省
北京市
上海市
重庆市
四川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河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陕西省
福建省
山西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天津市
海南省
吉林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
贵州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专科
本科及以上
高中及以下
2-3年
1-2年
3-5年
1年及以下
5年以上
25-50岁
18-25岁
18岁及以下
50岁及以上
请选择省
广东省
浙江省
江苏省
北京市
上海市
重庆市
四川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河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陕西省
福建省
山西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天津市
海南省
吉林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
贵州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2022年执业医师考试提醒
  •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00

    2021年考试时间:6月10日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6日-21日24时
  • 准考证打印一般于考前20天开始打印
  • 考试时间2022年6月开始(技能)
  • 成绩查询综合笔试在考后2个月公布
  • 证书注册拿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最近直播
请选择省
广东省
浙江省
江苏省
北京市
上海市
重庆市
四川省
山东省
安徽省
河北省
湖北省
河南省
湖南省
陕西省
福建省
山西省
江西省
云南省
天津市
海南省
吉林省
辽宁省
黑龙江省
贵州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