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复习要点(1)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3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复习要点(1)

第一单元 历代儿科名家及专著

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预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

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至南北朝)

扁鹊: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

二、中医儿科学的形成期(隋朝至宋朝)

《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书中首倡小儿体质属“纯阳”观点

北宋钱乙及《小儿药证直诀》,学术思想:

1.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2.创立了“面上证”“目内证”的诊断方法;

3.并首创儿科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辩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辩证学中最重要的方法;

4.治疗上创立新方,化裁古方;

5.对儿科四大要证“痧、痘、惊、疳”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提出“急惊合凉泄,慢惊合温泄”的治疗大法。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

北宋时期,山东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总结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为痘疹类第一步专著。

南宋陈文中,著《小儿痘疹方沦》《小儿病源方论》。

三、中医儿科学的发展期(元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明代万全著作有《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 倡导“育婴四法”,即“预养、胎养、蓐养、鞠养”,

提出了“二有余,三不足”。治疗方面提出“首重保护胃气”

清陈复正,号飞霞,著《幼幼集成》,该书详析指纹之义,归纳为“浮尘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


2022年执业医师考试提醒
  •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1年考试时间:6月10日

  • 报名时间2022年1月6日-21日24时
  • 准考证打印一般于考前20天开始打印
  • 考试时间2022年6月开始(技能)
  • 成绩查询综合笔试在考后2个月公布
  • 证书注册拿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最近直播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