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13)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10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13)
第十三节 督脉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
1、长强:(络穴)
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等肠腑病证;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2、腰阳关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男科病证;腰骶痛,下肢痿痹
3、命门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脊强痛、下肢萎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性病证;小腹冷痛、腹泻。
4、至阳
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咳喘;脊强、腰背疼痛。
5、身柱
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强痛;癫狂、小儿风痫。
6、大椎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外感病;骨蒸潮热;神志病;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7、哑门
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暴喑,舌缓不语;癫狂痫,癔病;头痛,颈项强痛。
8、风府
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主治:中风、癫狂痫、癔病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
9、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主治:神志病;头风,头痛,眩晕耳鸣;下陷性病证。
10、神庭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癫狂痫,失眠,惊悸;头痛,目眩,目翳,鼻渊鼻衄
11、上星
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
主治:头痛、目痛、鼻衄、鼻渊等头面部病证;热病、疟疾;癫狂。
12、素髎
位于鼻尖正中。
主治:昏厥、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危重证;鼻塞、鼻衄、鼻渊等鼻病。
13、水沟
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急危重证;神志病;面鼻口部病;闪挫腰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