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1)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04

单选题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1)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有疑问、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

2.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夏朝

D.殷商

3.“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

A.教学科目

B.社会改造

C.经验获得

D.预期学习效果

4.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5.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杨贤江

B.徐特立

C.蔡元培

D.陶行知

6.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接受性

D.可塑性

7.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  )。

A.尝试与顿悟

B.同化与顺应

C.平衡与守恒

D.刺激与反应

8.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  )。

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目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教学

B.分组教学

C.复式教学

D.个别教学

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于(  )。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点击查看答案1.B【解析】皮亚杰认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要通过三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同化、顺应和平衡。所以答案选择B。 2.A【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感知觉,而且感知觉在发展中速度也是最快的,因而答案为A。 3.B【解析】发展的差异性是指由于人的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即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在身心发展上存在着个别差异。如: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所以答案为B。 4.C【解析】高原现象是指技能一时性的停滞现象,也就是技能的形成和进步并非直线式的上升,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题干的描述就是高原现象,因而答案是C。 5.B【解析】“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出自于《礼记·学记》,所以答案是B。 6.A【解析】我国早在夏朝就有了学校。《汉书·儒林传》记载:“乡里有教,夏日校,殷日痒,周日序。”“校”、“痒”“、序”都是学校的名称。因而答案为A。 7.A【解析】教育合力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所以答案为A。 8.A【解析】作品分析法又叫产品分析法,是对调查对象的各种作品.如笔记、作业、日记、文章等进行分析研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把握特点和规律的方法。题干描述的研究方法就是作品分析法,因而答案为A。 9.C【解析】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有人把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形象地比喻为学生好象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题干描述的情况体现了学生的向师性特点,因而答案为C。 10.C【解析】题干中的小学生在起床这件事上没有践行自己的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因而答案为C。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