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2)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5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复习要点(2)
饮食所伤
饮食所伤是指: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受伤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饮食伤在胃,则见胃痛,恶闻食臭,食欲下降,胸膈痞满,暧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有力。如饮食伤于脾,则见腹痛,泄泻,舌苔厚腻或黄,脉滑疾或沉实。若误食不洁之品,则恶心呕吐,或吐泻交作,腹痛如绞。
病机分析:胃主降纳,饮食伤在胃,胃气不降,纳食无权,故胃痛,恶闻食臭,胸隔痞满等症;舌苔厚腻,脉滑有力,为宿食停滞之征。饮食伤在脾,脾失健运,小肠失于受承大肠失于传导,食积停滞,气机不利,故腹痛,泄泻;宿食与胃中失降的浊气上蒸,故舌苔厚腻或黄;误食不洁之品,骤伤肠胃,气机逆乱,则吐泻交作,腹痛如绞。
瘟黄
瘟黄的概念是:因感受瘟毒夹有湿热而引起的卒然发病的病证。
主要临床表现:初起可见发热恶寒,随即卒然发黄,全身皮肤、齿垢、眼白黄色深,名急黄。疫毒深重则变证蜂起,或四肢逆冷,或神昏谵语,或直视,或遗尿,甚至舌卷囊缩,循衣摸床,难以挽救。
病机分析:瘟毒夹有湿热,湿热与瘟毒郁于皮肤、肌腠之间,故发热恶寒,卒然发黄。全身皮肤、齿垢、眼白黄色深为热毒炽盛之症;疫毒内伏五脏,阴阳格拒而不相顺接,则四肢逆冷;热毒内陷心包,心神被扰故神昏谵语;疫邪上扰清空,故直视;下犯肝肾,下焦失固,则遗尿,甚则囊缩;少阴精气脱绝,故见舌卷循衣摸床。这些都是疫毒内锢于五脏,精气耗竭之危候。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