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24)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10
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复习要点(24)
第四单元 妇儿科病
第一节 月经不调
⑴月经先期(经早):【三海关】 热冲间、虚太溪、气足脾、多隐白、骶肾次。
治法:清热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实热证者,加太冲或行间;
虚热证者,加太溪;
气虚证者,加足三里、脾俞;
月经过多者,加隐白;
腰骶疼痛者,加肾俞、次髎。
⑵月经后期(经迟):【三海归】 寒宫虚门阳
治法:温经散寒,和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气海、三阴交、归来
配穴:寒实证者,加足三里;
虚寒证者,加命门、腰阳关。
⑶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三元肝】 郁门冲、肾俞溪、胁胀中关。
治法:调补肝肾。以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 三阴交 肝俞
配穴:肝郁者,加期门、太冲;
肾虚者,加肾俞、太溪;
胸胁胀痛者,加膻中、内关。
第二节 痛经
⑴实证:【三次中】 寒归地、滞太冲、胀天气、胁阳明、闷内关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
选经:足太阴经,任脉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配穴:寒湿:归来 地机
气滞:太冲
腹胀:天枢 气穴
胁痛:阳陵泉 光明
胸闷:内关
第三节 崩漏
⑴实证:【白交关公】 热血湿阴郁太冲、瘀地机
治法:通调冲任、祛邪固经
选经:任脉,足太阴经
主穴:三阴交 关元 公孙 隐白
配穴:血热:血海;
湿热:阴陵泉;
气郁:太冲;
血瘀:地机。
⑵虚证:【交三海】 气血脾胃肝肾溪、鸣悬钟
治法:调补冲任、益气固经
选经: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
主穴:气海 三阴交 足三里
配穴:气血亏虚:脾俞、胃俞;
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
头晕耳鸣:悬钟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