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10-14
儿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重点(1)
1.小儿生长发育:婴儿期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青春期体格发育出现第二次高峰。
2.小儿体重推算公式:
小儿体重出生时约为3kg,体重低于正常均值的85%者为营养不良。
<6个月:体重(kg)=3+0.7×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
3.小儿身高的估算公式:
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生后第一年身长增长最快,约25cm,其中前3个月约增长12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2周岁后至青春期身高(长)增长平稳,每年约7cm.2岁后至12岁儿童身高的估算公式为:身高(cm)=70+7×年龄。
4.小儿血压正常值推算公式(注:1kPa=7.5mmHg):
收缩压(mmHg)=80+2×年龄
舒张压(mmHg)=收缩压×2/3
5.囟门:前囟12~18个月闭合。后囟部分小儿出生时就已闭合,未闭合者正常情况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
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常见于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或极度消瘦者,称囟陷;
囟门凸出反映颅内压增高,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称囟填。
6.头围:足月儿出生时头围约为33~34cm,出生后前3个月和后9个月各增长6cm,1周岁时约为46cm,2周岁时约为48cm,5周岁时约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为54~58cm.
7.2岁以内乳牙颗数可用以下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8.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9.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一类疾病。脾系疾病发病率在儿科仅次于肺系疾病而居第二位。
10.辨斑疹:发热3~4天出疹,疹形细小,状如麻粒,口腔黏膜出现“麻疹黏膜斑”者,为麻疹;若低热出疹,分布稀疏,色泽淡红,出没较快,常为风痧;若发热三四天后热退疹出,疹细稠密,如玫瑰红色,常为奶麻;若壮热,肤布疹点,舌绛如草莓,常为丹痧或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若斑丘疹大小不一,如云出没,瘙痒难忍,常见于瘾疹;若丘疹、疱疹、结痂并见,疱疹内有水液色清,见于水痘;若疱疹相对较大,疱液混浊,疱壁薄而易破,流出脓水,常见于脓疱疮。
11.察指纹:适用于3岁以下小儿。指纹的辨证纲要归纳为“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红紫辨寒热”即指纹显红色,主寒证;指纹显紫色,主热证。纹色鲜红浮露,多为外感风寒;纹色紫红,多为邪热郁滞;纹色淡红,多为内有虚寒;纹色青紫,多为瘀热内结;纹色深紫,多为瘀滞络闭,病情深重。纹达指尖,称透关射甲,示病情重危。
12.小儿中药汤剂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量。
13.断奶时间视母婴情况而定:小儿4~6个月起应逐渐添加辅食,8~12个月时可以完全断乳。若遇婴儿患病或正值酷暑、严冬,可延至婴儿病愈、秋凉或春暖季节断奶。
14.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1)生理性黄疸:生后第2~3日出现黄疸,第4~6日达高峰。足月儿在出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黄疸程度轻(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除偶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以内)、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85.5μmol/L或每小时上升幅度>8.5μmol/L)、程度重(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μmol/L,早产儿>257μmol/L)、消退迟(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伴随各种临床症状。
胎黄辨证论治:
湿热郁蒸证——治法:清热利湿退黄;方药:茵陈蒿汤。
寒湿阻滞证——治法:温中化湿退黄;方药:茵陈理中汤。
气滞血瘀证——治法:行气化瘀消积;方药:血府逐瘀汤。
15.小儿感冒辨证论治:
(1)主证
风寒感冒证——治法:辛温解表,疏风散寒;方药:荆防败毒散。
风热感冒证——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方药:银翘散。
暑邪感冒证——治法:清暑解表,化湿和中;方药:新加香薷饮。
时邪感冒证——治法:清瘟解表消毒;方药:银翘散合普济消毒饮。
(2)兼证
感冒夹痰证——治法:风寒夹痰者,辛温解表,宣肺化痰;风热夹痰者,辛凉解表,清肺化痰;方药:在疏风解表基础上,风寒夹痰者加二陈汤、三拗汤;风热夹痰者加桑菊饮、黛蛤散。
感冒夹滞证——治法:解表兼以消食导滞;方药: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保和丸。
感冒夹惊证——治法:解表兼以清热镇惊;方药:在疏风解表基础上加用镇惊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