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常见考点(25)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3
临床执业医师《药理学》常见考点(25)
第三节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一、 中枢性降压药
(一)可乐定(clonidine)
【药理作用及应用】
1、静脉给药血压短暂上升,随后血压持久下降;口服给药只有降压而无升压效应。
2、降压作用中等偏强,可抑制胃肠道分泌和运动,因此适用于兼患溃疡病的高血压患者。
3、有中枢镇静作用,延长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时间。
【作用机制】
机制复杂。
(1)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突触后膜α2R,降低外周交感活性
(2)激动延髓嘴端腹外侧区的I1-咪唑啉受体,降低外周交感张力致血压下降(主要机制)
(3)可影响内源性阿片肽释放,产生镇痛作用,可用于吗啡成瘾戒毒。
(4)激动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上的α2R,取消负反馈。
【不良反应】
嗜睡、口干、疲乏、头痛、便秘、水钠潴留;
突然停药会反跳:头痛、心悸、血压骤升,出现高血压危象。可用酚妥拉明对抗。
(二)莫索尼定(moxonidine)
1、作用与可乐定类似,对咪唑啉受体选择性高,不良反应少。
2、无镇静作用,无反跳现象。
3、长期应用效果好,并可逆转高血压心肌肥厚。
二、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药理作用】
亚硝基铁氰化钠,硝基扩血管药物。
口服不吸收,静脉给药迅速降压,5分钟内血压回升。
【作用机制】 同硝酸甘油
【临床应用】1、高血压危象:尤其是伴有急性心梗和左室功能严重衰竭的高血压。
2、扩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故用于难治性心衰
【不良反应】 呕吐、出汗、头痛、心悸(血压过低),用药时SCN-中毒。
三、神经节阻断药——美卡拉明(mecamylamine)
四、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prazosin)、特拉唑嗪(terazosin)、多沙唑嗪(doxazosin)
【药理作用】
能选择性地阻断突出后膜α1受体,能舒张静脉及小动脉,发挥中等偏强降压作用。
与酚妥拉明不同,不加快心率。
能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减轻冠脉病变。
肝脏代谢,口服首过效应明显。
【临床应用】
单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重度高血压合用β受体阻断药及利尿药,可增强降压效果。
【不良反应】
眩晕、疲乏、虚弱。
首次给药可致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悸等,称“首剂现象”,在直立体位、饥饿、低盐时较易发生。预防措施:首剂减量,临睡前服药。
五、去甲肾上腺素神经末梢阻滞药
利血平(reserpine)和胍乙啶(guanethidine)。不良反应多,目前少用。
利血平可引起抑郁症;胍乙啶引起肾、脑血流减少和体位性低血压。
第四节 新型抗高血压药物
一、钾通道开放药(促钾外流药)
米诺地尔(minoxidil)、吡那地尔(pinacidil)、尼可地尔(nicorandil)。
二、前列环素合成促进药
沙克太宁(cicletanine)。
三、肾素抑制药
依那克林(enalkiren)、雷米克林(remikiren)。
四、5-HT受体阻断药
酮色林(ketanserin)。
五、内皮素受体阻断药:波生坦(bosentan)。
第五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新概念
一、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
治疗目标:血压控制在138/83mmHg以下
二、保护靶器官。
三、平稳降压:“谷峰比值”在50%以上。
四、个体化治疗。
五、 联合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