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知识要点(17)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9-25
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知识要点(17)
肠结核
1.好发部位:回盲部;
肠结核主要的感染途径:经口感染。
2.病理类型分为:溃疡型肠结核、增生型肠结核。
①溃疡型肠结核:最常见。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临床表现为腹泻;
②增生型肠结核:很少发生腹泻,容易出现便秘,容易引起梗阻。
3.临床表现:低热、盗汗、消瘦、乏力、腹痛、腹泻或便秘。
溃疡型肠结核以腹泻为主,可以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但是以腹泻为主。不含粘液脓血;
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4.辅助检查
①首选检查(确诊):结肠镜检查加活检,可见一干酷性肉芽肿;
②X线表现:跳跃征象、锯齿状。
5.治疗:抗结核治疗。
总结:
干酪性肉芽肿 = 肠结核
非干酪性肉芽肿 = 克罗恩病
跳跃征:肠结核。
低热盗汗 + 腹痛 + X线跳跃征=肠结核
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溃疡型肠结核;
溃疡长径与肠长轴平行:肠伤寒;
溃疡口小体大的烧瓶状:阿米巴痢疾;
溃疡呈不规则的地图样:细菌性痢疾。


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