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1答案及解析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6-18
单选题
2019年下半年《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1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
A.戏曲 B.绘画 C.雕塑 D.建筑
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 )。
A.隶书 B.篆书 C.行书 D.楷书
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
A.徐悲鸿 B.古元 C.刘海粟 D.石鲁
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
A.南北宗论 B.六法论 C.画山水序 D.写心论
5.如图3,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 )。
A.抗日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美战争 D.解放战争
6.如图4,该局部的作者是( )。
A.德拉克罗瓦 B.席里科 C.米勒 D.罗丹
7.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的作者是( )。
A.罗丹 B.吕德 C.米开朗基罗 D.亨利·摩尔
8.吴哥窟所在的国家是( )。
A.越南 B.柬埔寨 C.老挝 D.印度
9.俄罗斯“巡回画派”产生的时代是( )。
A.17世纪 B.19世纪 C.20世纪 D.21世纪
10.如图5,①②③所标注的肌肉分别是( )。
A.腹外斜肌、臀中肌、臀大肌
B.腹外斜肌、臂小肌、臀大肌
C.阔筋膜张肌、臂中肌、臂大肌
D.阔筋膜张肌、臂小肌、臂大肌
点击查看答案1.【答案】A。解析: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1)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2)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3)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答案】A。解析:隶书,又叫“佐书”、“八分”等。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较篆书而言横画有了波折,字形由修长变为扁平。相对于篆书更为简洁和便捷。隶书的写法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的规矩。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是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等。小篆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行书:是东汉后期出现的一种字体。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形态。具有简便通俗、流动的特点。在行书中,楷书字形明显的叫做“行楷”,行书中草化倾向明显的叫做“行草”。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3.【答案】D。解析该作品石鲁的代表作品《转战陕北》。《转战陕北》创造性地以山水为主表现革命主题,毛泽东和警卫员只在山水间占很小的位置。他通过描绘西北的大山大水,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情景之中,唤起了观众的联想。在画面上虽然看不见千军万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大山大壑间隐藏着千军万马,画家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面。
4.【答案】A。解析:明代画家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和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李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贬北,标榜文人画。
5.【答案】B。解析:潘鹤《艰苦岁月》,作品塑造了在艰苦的海南游击队战斗生活中两代红军战士相依为命的动人场景。老战士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却掩盖不住手中笛声的悠扬;小战士抱枪托腮,依偎在老战士的身边,聆听笛声向往着未来的美好。该作品是一组铜材质的人物雕塑组作。采用了三角形构图,以写实、生动的手法塑造人物,即遵循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又具有浪漫主义特征。作品通过老战士和小战士动作和神态,体现出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答案】B。解析: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真实的再现了“梅杜萨号”沉没之后,幸存者依靠木筏在海上漂流看到希望的一瞬间。画面呈金字塔式构图,保证了画面的视觉整体性,又让木筏具有向前的动势。稍远处一人被托举在金字塔的顶端,挥舞的红巾将情绪推到高潮。在金字塔底部则画出了浸泡得变色的尸体,还有尽力抱着儿子遗体的老水手,再现出惨绝人寰的一幕。画面左侧投入的强光让明暗对比更强烈,场景更具戏剧性,泛白的天色则暗示着获救的希望。作品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宣言”。
7.【答案】C。解析:《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于151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这件大理石作品塑造了一个被绑在石柱上的健壮的奴隶。作者在身体以外的部分并未精雕细琢,保留的粗糙刀痕,像是奴隶的苦难留下的印记。作品充分利用了大理石丰富的表现力,身体强烈的动感造型刻画出不屈的反抗精神。
8.【答案】B。解析:吴哥窟,位于柬埔寨,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1330-1339年游历于此,赋予吴哥窟一个美丽的名字--桑香佛舍)。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9.【答案】B。解析: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从1870年到1923年,巡回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俄国各地举办巡回展览。画家们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
10题缺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更多 >相关推荐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19下半年小学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保教知识与能力》...
- 09-242020下半年幼儿教师资格统考《综合素质》真题(...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