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3答案及解析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6-18

单选题

2019年下半年《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3答案及解析

21.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一段的程序和方法是( )。

A.讨论—观察—解释—评价

B描述—分析—思考—归纳

C.观察—分析—反思—归纳

D.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22.在肖像画创作教学时,某同学的作品构思不错,但人物主体偏小,下列选项中,教师合适的指导语言是( )。

A.“不错,你的作品很完美!”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大了!”

C.“不错,人物再突出一点”

D.“你画的人物太没气魄了”

23.朱老师上《风景写生》课时提出“寻找并发现身边的风景,绘画工具不限,完成形式不限。”这一作业要求的主要意图是( )。

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B.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作

C.有利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

D.有利于教师的作业评定

24.王老师上《剪纸》单元课时,先在教室四周贴满剪纸作品,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

A.美化环境 B.教学评价 C.组织教学 D.情境创设

25.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属于( )。

A.教师的甄别性评价 B.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C.教师的自我性评价 D.学生的终结性评价

26.美术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美术人才

D.检测学习进度

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有疑问、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点击查看答案21.【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成就标准中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故本题选D。 22.【答案】C。解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语言上要体现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具体表现在(1)评价语言的亲切性;(2)评价语言的准确性;(3)评价语言的激励性;(4)评价语言的人文关怀性。A选项只是一味的夸奖,缺少准确性,不利于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B、D选项缺少亲切性、激励性、人文关怀性,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3.【答案】B。解析:题干中朱老师的要求没有限定题材、工具、创作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体现了高中课标中强调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个性发展的理念。 24.【答案】D。解析:题干中王老师在课前先在教室贴满作品,通过情境创设,再现了视觉直观性,易于营造立体的鉴赏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感染学生的情绪,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有利于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 25.【答案】B。解析: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老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26.【答案】B。解析: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是从美术教学的特点出发,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掌握一定基础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我的题库在线题库
近期直播
联系方式

预报名

咨询

课程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