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37)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8-12
章节考点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37)
第八节 生命体征的评估
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
(四)血压
1.血压的评估
(l)正常血压: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收缩压90~139mmHg(12.0~18.5kPa),舒张压60~89mmHg(8.0~11.8kPa),脉压30~40mmHg(4.0~5.3kPa)。血压值单位的换算:lkPa=7.5mmHg,1mmHg=0.133kPa。
(2)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①年龄和性别:血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新生儿血压最低,小儿血压比成人低;同龄女性血压略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女性血压略有升高,与男性差别较小。
②昼夜和睡眠:一般傍晚高于清晨。过度劳累或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
③环境: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上升,高温环境中血压可略下降。
④部位: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下肢血压高于上肢。
⑤其他:紧张、恐惧、兴奋及疼痛,均可导致收缩压升高,劳动、饮食、吸烟和饮酒也可影响血压值。
2.异常血压
(1)高血压:成人收缩压≥140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OkPa)为高血压。
(2)低血压:血压低王90/60~50mmHg(12/8~6.65kPa)为低血压,常见于大量出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
(3)脉压变化:正常为30~40mmHg(4.0~5.3kPa)。
①脉压减小:脉压<30mmHg(3.9kPa)为脉压减小,主要见于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病人、重度心功能不全等。
②脉压增大:脉压>40mmHg(5.3kPa)为脉压增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原发性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等。
3.测量血压的方法
(1)方法
①部位和体位:常用右上肢肱动脉,血压计“0”点应与肱动脉、心脏位于同一水平。坐位,平第4肋软骨,仰卧位,平腋中线。
②测量前嘱病人休息20~30分钟,以消除劳累和紧张。
③袖带平整地缠绕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1指为宜。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
④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2.6~4.OkPa)。
⑤以每秒4mmHg(0.5kPa)速度放气,使汞柱缓慢均匀下降。
⑥当闻及第一声搏动音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随后搏动逐渐增强,直到声音突然减弱或消失,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⑦需重测时,应将袖带内的气体放尽,使水银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后再测量,避面连续加压。
(2)注意事项
①测量前检查血压计,如水银不足,测得的血压偏低。
②需密切观察血压时,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③注意测量部位和体位,若手臂位置高于心脏水平,测得血压值偏低;反之,则偏高;
④袖带宽窄、松紧要适宜,如袖带太窄,测得数值偏高;袖带太宽,测得数值偏低。袖带过松测得的血压偏高,袖带过紧测得的血压偏低。
⑤为偏瘫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3)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2)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1)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0)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9)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8)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7)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6)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5)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4)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3)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