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考点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44)
报名入口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20-08-13
章节考点精讲——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44)
第十节 冷热疗法
(二)热疗法
4.热疗法的方法
(1)干热法
①热水袋:用于保暖、解痉和镇痛的最简单的方法。正常成人水温为60~70℃,用热时间为30分钟,注意事项:婴幼儿、老年人、麻醉未清醒、末梢循环不良、昏迷、感觉障碍等病人,水温应调节在50℃以内,以免烫伤。注意热水袋的使用应放置在所需部位,袋口朝身体外侧。注意观察局部,若皮肤潮红、疼痛,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②红外线灯:用于消炎、解痉、镇痛、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和肉芽组织生长。方法为灯距30~50cm,温热为宜(用手试温),若意识不清、局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障碍、瘢痕者,治疗时应加大灯距,防止烫伤;前胸、面颈照射,应戴有色眼镜或用纱布遮盖,保护眼睛。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应观察有无过热、心慌、头晕感觉及皮肤反应,皮肤出现桃红色的均匀红斑,为剂量合适。若皮肤出现紫红色,应立即停止照射,并涂凡士林保护皮肤。照射后应休息15分钟后再离开,以防感冒。
(2)湿热法
①湿热敷:用王消炎、消肿、解痉和镇痛。水温为50~60℃;局部及周边涂凡士林,盖单层纱布;敷布每3~5分钟更换1次,热敷时间15~20分钟;观察皮肤颜色,防止烫伤;有伤口者,按无菌操作进行。面部热敷后15分钟方能外出。
②热水坐浴:可减轻盆腔、直肠器官的充血,达到消炎、消肿、镇痛和局部清洁、舒适的作用。用于会阴、肛门疾病和手术前后。热水坐浴前先排尿、排便,因热水可刺激肛门、会阴部,易引起排尿、排便反射。水温为40~45℃,坐浴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注意事项:观察病人面色、脉搏、呼吸,倾听病人主述,有异常应停止坐浴,扶病人上床休息。坐浴部位若有伤口,坐浴盆、溶液及用物必须无菌;坐浴后应用无菌技术处理伤口。女性病人月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内、阴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症均不宜坐浴,以免引起感染。
③局部浸泡:用于消炎、镇痛、清洁和消毒伤口。水温为40~45℃,浸泡时间为15~20分钟。浸泡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局部情况,有伤口的病人,需用无菌盆及浸泡液,浸泡后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想了解更多执业护士资格证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国教育在线护士资格证频道。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3)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2)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1)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60)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9)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8)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7)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6)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5)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4)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3)
- 08-17章节考点精讲——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52)